孩子没礼貌,妈妈没批评他,只问了2个问题…
  2017/12/4 5:37:04

导读

尊重这两字,犹如一座大山那样的沉重,要做到真正坦荡的尊重,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并不是那样的容易。

生活早已教会了我们区分喜好和对他人的看法,即便如此,尊重人和尊重事物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基础的一堂课。

面对每一个人不同的人生,我们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有责任,有义务教孩子学会尊重,对一张白纸的孩子而言,这是开启他们品德教育的 

第一章。

华华家里来了一个保姆,是个老实的中年妇女,她家里经历了许多天灾人祸,三个儿子中有两个有先天性疾病,不得不背井离乡来打工,身上就带着一张家里的照片,想家的时候就看看。

爸爸妈妈对保姆很好,让她同吃住,然而华华不懂事,经常调皮捣蛋捉弄她,保姆也是逆来顺受。

有一次,华华吃零食把碎渣弄得满地都是。妈妈看了很不高兴,教育华华说阿姨才扫过地,他这样是不尊重阿姨的劳动成果。

没想到华华的话令妈妈震惊:你给她钱不就是让她扫地吗?我为什么要尊重一个扫地的啊?”当时保姆就在旁边。妈妈是又惊又怒又尴尬,赶紧给阿姨道歉,还让华华也道歉,没想到华华还死活不肯。

华华不懂事发展到巅峰的时候,在保姆不在时撕了她的照片,在她床上尿尿,她回来看到了,捧着照片的碎片哭了,而年幼的华华有些悔意,但他觉得自己是主人,一点儿也不想认错,做出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跑出去玩了。

妈妈回来之后,知道了这件事,她生气得想揍华华,但是被保姆拦住了。

妈妈冷静了下来,孩子却惴惴不安。不过妈妈最后并没有惩罚孩子,而是把孩子叫来身边,让他亲眼看着妈妈手洗了保姆的床单,并把撕成碎片的照片一点点拼起来,拼了大半夜。

孩子最后边看边哭,哭着向妈妈认错,妈妈也没有停下。一宿未睡。

做完这一些事情之后,她给华华讲了很多保姆对他很好的细节,问了华华两个问题。

妈妈替你承担后果,你难过吗?

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你觉得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教孩子懂礼貌,是每个父母都努力去做的,现在的孩子们做得越来越好了,但是在保姆、服务员、清洁工人这些人面前,你是怎么样教导孩子的?

你的行为有特意将这一类人分开吗?你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吗?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当然,孩子同时也被身边的其他亲朋和环境所影响着。

这些态度都会被孩子模仿致使孩子不尊重他人,当父母发现孩子被给予了坏的影响时,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杜绝这些影响。

如何教会孩子尊重他人

教给孩子索取与付出的关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维系生存,孩子一直处于索取的状态,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索取是很理所当然的状态,而没有付出的意识。

所以有时候家长要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时,孩子才会跟大人讨价还价。

事实上,索取与付出是对等的,当双方的平衡被打破时,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家长再给孩子付出的同时,要利用一些机会从孩子那里索取回报。

比如:让孩子帮忙做些家务,生日或者纪念日时让孩子做个小卡片等礼物,给家长捶捶背都行。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其实是让孩子体会到家长付出的不易,从而懂得感恩和回报。将来到了社会上,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与人相处,成为一个懂得处世哲学的人。

个人的权利还包括对个人所属物品的拥有权

物品所有权包括孩子的玩具,书本,衣物,自己读书的空间等,这些不能随意被破坏和侵犯。

家长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比如:孩子的玩具让他自己整理和收藏,进入他的房间之前可以先敲门,拿他的东西之前询问他的意见等等。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是孩子会在这些小细节当中学到具体的方法,并将这种行为转化为自身的意识,融入自己的言行中。

教会孩子区分自我权利与他人权利的界限

人都具有趋利性,总是担心别人会损害到自己的权利,而在维护他人的权利方面就显得漠不关心。

明确自我权利的范围是为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至于毫无原则的扩张自己的权利而损害到他人的权利。

区分自我权力与他人权利的最简单方式在于是否会让自己或者他人感到不愉快,如果有,那就要反思下自己,然后做适当的调整。

告诉孩子人权是平等的

每个人的人权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当中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自己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也要尊重别人,正如中国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家长平时在与人交往时,自己尽量要做到谦恭有礼,为人处事不咄咄逼人,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遇到问题多和孩子一起分析利弊,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也成为一个平和有分寸的人,既能够表达自己,又懂得体谅他人。

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因为付出而值得被尊重,因为劳动而值得被尊重,尊重不因地位身份而轻贱。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将来面对生活中的荣誉和挫折,才能宠辱不惊,从容镇定的面对人生,坚信自己的价值。